心理咨询

推荐了解: 文心应用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传统文化太极拳 > 太极资料 >

浅谈太极拳对心身健康的影响(六)

添加时间:2023-11-27 10:41
5.太极拳对典型人群的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5.1太极拳运动对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价值
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来自学业、就业、经济、情感、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目前大学生身心健康令人堪忧。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太极拳,以其“刚柔相济、虚实分明、松柔缓慢、修心养性”等运动特点区别于其它竞技体育项目。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能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改善心态,使个体身心健康得到统一、协调的发展。
5.1.1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这一时期既是个体走向独立和成熟的时期,又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变化较大的时期。他们不仅有着学习的压力,而且面临着人际关系、经济负担和择业等方面的压力。甚至社会上人们在道德、精神上发生的种种病变,造成大学生们价值观的混乱和情感的苦闷。据统计,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几年有的大学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甚至达到30%,二十世纪末,国家教委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国外,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也在10%—30%。当前,大学生总体心态虽然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增大。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父母过高的期望,使当代大学生就业焦虑占据心灵空间。各种矛盾聚集起来,长期积压,大学生以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面对压力总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做出不可理解的行为,其身心发展之路必是坎坷不平和动荡不定。应如何提高他们的身心承受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竞争呢?这些都是有待于我们研究讨论的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探讨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新方法,是摆在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21]

5.1.2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强化大学生意志品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加之当前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娇生惯养,导致一些学生意志力薄弱、自觉性和自制力差、抗挫折性能力不强,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太极拳在柔和缓慢的运动节奏下,需要人体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动作难度较大,练习时间较长,对习练者的身心要求较高。因此,太极拳锻炼过程中,大学生的心志得到了磨练,能够克服任性、急躁、懒散等不良心理,培养其顽强、坚毅、吃苦耐劳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此外,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还可以使这些意志品质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中,从而培养其敢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而增加其社会竞争力。
(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自我认知,“指的是个体对自身的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不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就会产生自卑、不自信、做事畏缩不前或者高傲自大、盲目乐观等极端心理状态。因此,恰当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是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重要保障。大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事物变得纷杂多样,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充斥着大学生活,此时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也随之改变,出现了“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分化,这种自我认知的不统一导致大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造成痛苦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在进行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塑造健全的心理,使练习者身心愉悦、热爱生活、更加关注自我发展,从而增强练习者的自我定位能力,提高练习者的自我认知。因此,大学生通过太极拳运动可以消除自我认知的矛盾,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对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缓解大学生不良情绪
太极拳运动重视内在精神的修炼,强调意念行拳,讲究内动而外静、阴阳平衡。在太极拳练习时,随着轻柔舒缓的动作,身体各部处于阴阳调和的状态,纷杂凌乱的思绪也被纳入其中,进入无我无他的安宁境界,使心理中不平衡的因素也随之化解。对于大学生来讲,太极拳锻炼能够很好的排解其易怒、忧虑、浮躁等不良情绪,避免情感障碍、行为异常等严重心理疾病的出现。相关研究也表明,练习太极拳对改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帮助,如刘永峰等人在《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提到,“太极拳运动对调节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作用,习练太极拳的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随着练习年限的增长,对学生心理影响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因此,大学生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对其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具有一定功效。
(四)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能力
由于当前大学生紧张的学习环境和就业的压力以及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他们的社会活动越来越少,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且多是独生子女,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较差,很可能使他们出现如心情急躁、感情冲动等心理问题。太极拳运动,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机会和条件,通过共同的爱好,大学生们可进行技艺切磋、交流思想,进而增进友谊、扩大交往。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太极拳表演、竞赛或是其他校与校、学校与社会的太极拳交流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学生间的人际交往,使学生忘记苦恼、消除孤独感。另一方面,在太极拳活动中不断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才干,使之逐步适应外部社会,进而提高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14]

5.1.3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的实验研究
刘笑昆所做的“关于太极拳运动与团体认知辅导的心理干预效果比较”的研究,采用2*2析因设计,设计方案为太极拳运动(有、无)*团体认知辅导(有、无)。将被试分为四组,组一接受太极拳干预、组二接受团体认知辅导、组三为太极拳运动和团体认知辅导联合组,组四设为空白对照组。采取方便取样,抽取山西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130名,按照方便原则入组。最终有效例数为122名。情绪指标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认知指标采取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激评价量表(SAM)、Stroop测试。对干预前后被试的心理指标进行测查。用前后测量的差值进行析因分析,探讨太极拳运动和团体认知辅导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采用SPSS18.0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
结论如下:(1)太极拳运动对于调节大学生情绪及认知状态是有效的,该运动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推广价值,可用作心理调节、心理保健的方法。(2)团体认知辅导对于调节大学生负性情绪和改善应激评价和提高自控性效果显著。(3)团体认知辅导结合太极拳运动对于改善大学生情绪和认知状况效果最好。[22]
李阿特等人以南京农业大学2004级11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62名,女生56名,年龄19 ̄24岁。实验设计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15周,平均每周5次,每次30min的太极拳练习,练习时分音乐集体练习和定量的个人练习两个部分;对照组无练习。评定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测试。共包括90个项目,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主要用于评定近1年内的心理状况。评分方法采用无、轻度、中度、相当重和严重等5级评分,分别记为0、1、2、3、4分。统计处理法利用SPSS11.5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实验前采用症状自测量表(SCL—90)进行测试,经检验,P>0.05,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15周的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的因子得分发生了显著变化,实验组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恐怖(p<0.05)、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p<0.01)有显著性差异;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差异非常显著(p<0.001),其他因子差异无显著性变化。这说明通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练习,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因此,大学生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有利于增长他们的智慧,调解认知,促进他们多角度理解事物,进而增强心理弹性。[23]


具体项目:心理太极养愈心身——本体操,详情请联系赵老师:186 634 67823.
------分隔线----------------------------

分享到

    文心
  1. 互助成员:文心
  2. 家佳心理发展互助团发起人。山东济南人。
    砭艺
  1. 互助成员:砭艺
  2. 砭艺创编者。
    易凡
  1. 互助成员:易凡
  2. 过往心理咨询无效或受挫者的难题解决更见长

返回头部

心理咨询师

Copyright © 2016 文心应用心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鲁ICP备17030079号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519号